一、黨務公開的範圍和内容
根據學院實際,依據《中國共産黨章程》和《中國共産黨黨内監督條例》及黨内有關規定,結合黨員和群衆關心的熱點問題确定公開的範圍和内容。
1.支部成員簡況、職責分工、聯系點和黨員責任區;
2.中心工作方面:黨支部年度工作計劃、工作總結及“三會一課”等工作制度及落實情況;
3.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情況、支部民主生活會情況;
4.黨員發展情況,入黨積極分子培養情況、黨員發展前公示、預備黨員轉正前公示和發展工作程序等有關内容;
5.黨員獎懲情況;
6.黨費收繳情況;
7.黨建工作創特色情況;
8.精神文明建設、隊伍思想建設、主題教育活動等計劃安排和落實情況;
9.黨員教育管理和活動開展情況;
10.群衆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解決情況,群體向支部和黨員反映的意見、建議落實、反饋情況。
二、黨務公開的主要形式、程序和時限
(一)黨務公開的形式
堅持“規範、實用、簡明、靈活”的原則,從實際效果出發,針對不同的内容确定公開的形式和範圍。适合在黨内公開的,主要通過黨内有關會議、下發文件、定期通報、黨員活動、談話活動、回複函詢等形式進行公開。适宜對社會公開的,主要采取黨務公開欄、校園網站、黨建網頁等形式進行公開。
1.公開欄。與院務公開欄有機結合,主要公布對外公開的黨務事項,方便群衆了解監督。
2.會議、文件。适宜黨内公開的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開黨員群體大會、情況通報會、組織生活會、意見征求會等以會議形式公開;也可通過文件、簡報、動态、公告等文字載體公開。
3.媒體。公開涉及範圍廣,時效性強,需社會周知的事項。
4.黨務公開意見箱。與學校已設置的意見建議征求箱合用,定期開啟,收集黨員群衆的意見和建議。
5.黨員活動室。展示黨内文件、通報、簡報、制度等供全體黨員随時查閱。
6.其它形式。
(二)黨務公開的程序
堅持誰主管誰負責,按照“事前公開、征求意見----決策公開、民主讨論----結果公開、接受監督”的程序,将黨務公開工作貫穿于黨内重要事務的醞釀、決策、實施的全過程。把握好“四個環節”:一是審核環節,每項黨務公開内容在公開前由黨總支審核,特别重大的報經上級黨委審核把關。二是預公開環節,在決定與群衆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重要事項前,應先公開初步方案,在聽取群衆意見後,予以調整,并在調整後及時公開。三是正式公開環節,将已經審核過的公開内容按規定程序按時進行公開。四是反饋環節,公開期間,落實專人負責篩選、整理群衆通過各種渠道反映的意見和要求,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并将處理和落實情況予發公開,接受群衆監督。
(三)黨務公開的時限
公開的時間要與公開的内容相适應,做到定期公開與不定期公開相結合、長期公開與階段公開相結合。有關規章制度要長期公開;常規性工作要定期公開;階段性工作要逐步公開;臨時性工作要随時公開。對于重大或複雜的問題,要根據公開後的反饋意見進一步完善,必要時再次進行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