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12日是植樹節,是按照法律規定宣傳保護樹木,并組織動員群衆積極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内容的節日。按時間長短劃分為植樹日、植樹周和植樹月。以設立節日的形式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改善生态環境。
1.樹形,表示全民義務植樹3至5棵,人人動手,綠化祖國大地。
2.“中國植樹節”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類,年年植樹,堅韌不拔的決心。
3. 五棵樹可會意為“森林”,由此引伸連接着外圈,顯示着綠化祖國,實現以森林為主體的自然生态體系的良性。
植樹的好處
保持水士
樹木有像樹冠那樣龐大的根系,能牢牢抓往士壤。而被抓住的士壤的水分,又被樹根不斷地吸收蓄存。據統計,一畝樹林比無林地區多蓄水20噸左右。
經濟建設
植樹造林能為人類提供許多有用的東西。許多水果、藥材都是林産品;茶葉、橡膠、新碳等都是樹木的貢獻。
抵擋風沙
植樹造林能防風固沙。要抵禦風沙的襲擊,必須造防護林,以減弱風的力量。風一旦遇上防護林,速度要減弱70%~80%。
一棵樹的價值
1棵樹1天可以蒸發400Kg水
1棵樹大約可制作200kg紙漿
1棵樹大約可制作750卷衛生紙
1棵樹1年可貯存1輛車行駛16km所排放的污染物
1畝樹林1年放出的氧氣可供65人呼吸1年
1畝樹林1天可吸收二氧化碳67kg
1畝樹林1天可以釋放氧氣約49Kg
1畝樹林1個月可吸收有毒氣體二氧化硫4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