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非遺舞蹈,延續傳統文化。3月15日至3月17日,在院領導的支持下,于音樂舞蹈綜合樓排練廳成功舉辦主題為“非遺舞蹈在高校藝術教育中傳承與實踐——以山西翼城花鼓為例”的講座,該講座由我院青年博士趙志強老師主持,翼城花鼓傳承人肖軍老師主講。
課堂間,音樂學院院長劉明星親臨現場,就翼城花鼓在高校中的傳承與實踐方面,與肖軍老師以及學院教師進行了深入交流。課程結束後,我院将肖軍老師聘請為舞蹈系實踐教學指導老師。期待日後在肖軍老師的指導下,舞蹈系師生能夠進一步學習了解有關翼城花鼓的知識。
晉南翼城花鼓是山西晉南地區的一種傳統戲曲形式,源于中國北方的花鼓戲。作為中國傳統戲曲文化的組成部分,花鼓戲以其鮮豔多彩的舞台形式、激情四溢的表演風格和豐富多彩的音樂節奏,得到了廣大觀衆的喜愛。晉南翼城花鼓通過多年的傳承和創新,已經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表演特色。
課堂上,肖軍老師作為翼城花鼓傳承人,對極具地方特色的民間舞蹈翼城花鼓在高校内的教學實踐具有獨到的見解,詳細講解了翼城花鼓的動作特征以及花鼓的舞動方式,學院教師虛心學習,生動形象地展示了翼城花鼓的風采。
肖軍老師從鼓點、技巧、打法等多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教學,學生們一面聚精會神地聽着肖老師講解,一面着手嘗試。同學們積極的學習态度顯示出他們對文化傳統濃厚的興趣,以及對非遺傳承的重視。讓非遺傳承人走進課堂,和同學們一起交流互動,一起深入學習傳統文化精髓,這樣的舉措既有助于傳承和弘揚非遺文化,同時也能夠更好地吸引當代大學生,幫助學生們對傳統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形成牢固的文化認同,推動非遺文化的傳播和發展。
通過肖老師生動有趣地講解,我院舞蹈系同學對翼城花鼓這一表演形式有了更加清晰深刻的認識,同時也了解到了傳統文化在當下傳承與創新面臨的艱難處境。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延續傳統文化,樹立起民族文化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自覺加入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行列中來,使翼城花鼓這一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得到更為有效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