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音樂會講座 > 正文

劉紅慶研究員應邀來音樂學院做學術報告

日期:2017年12月13日 作者: 來源: 點擊率:

20171212日上午,劉紅慶研究員在科學會堂二層報告廳為我們帶來了一場學術講座:《左權開花調的源流與變遷》。學院領導和多名教師聆聽了此次報告。  

報告中,劉紅慶研究員就左權音樂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民歌開花調做了詳細的介紹,用通俗的語言細緻地向在座的老師、同學進行講解,使得同學們更深入的認識了左權開花調的發展現狀。接着,他向大家介紹了四名左權縣優秀的民間藝術家,分别是:劉改魚、李明珍、石占明和劉紅權,這四人為左權盲人宣傳隊的主唱。四名藝術家為台下的師生帶來了精彩的左權開花調表演,赢得了陣陣掌聲。随後,劉紅慶研究員以具體的歌曲為例,從産生背景、藝術特色及演唱技巧等多方面為在場師生講述左權開花調的源流與變遷。他現場指導傳授演唱技巧,包括氣息控制、情感诠釋、表演姿态等方面的常識,并邀請李明珍和龐蓉老師為大家展示了小花戲的基本動作與在場師生互動交流。這些教學方式既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又不失親切感,短短兩個小時的報告,使台下的觀衆受益匪淺。  

最後,劉紅慶研究員希望通過他的傳授,可以帶動一批人來關注左權民歌、左權小花戲的研究,繼而使更多的人關注晉劇、祁太秧歌、河曲民歌等地方特色音樂,真正了解山西這片黃土地,理解這群人民的悲與喜。藝術是一種欣賞,把美植根于大衆是對中華文化的最好繼承和延續。  

副院長史其威做總結發言,他鼓勵大家要學習劉老師潛心鑽研學術的态度和審美方法,跟随劉老師的腳步将山西的音樂文化研究帶給更多的年輕人,帶到新時代去。通過此次學術報告,增加了師生對左權開花調源流與變遷的深入了解,開拓了專業視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介紹  

劉紅慶,中國音樂學院“中國樂派”高精尖中心簽約研究員,著名傳記文學作家,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推廣者,中國昆曲古琴研究會理事,北京星河公益基金會秘書長。曾創作出版《沈從文家事》《侯寶林:江湖江山各半生》《左權将軍》)《向天而歌——太行盲藝人的故事》《親圪蛋——唱開花調的人們》等20餘部作品,發表學術評論文章多篇。多次擔任北京、山西各類大型藝術節、音樂會總策劃,2002年成功推廣“羊倌歌王”石占明,2003年成功推廣“左權盲人宣傳隊”,2014年,倡議組建“太行盲藝人聯誼會”。  

關于“左權開花調”:  

“左權開花調”2006年成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它産生在太行山裡的左權縣。曆史上,受邊地文化、流民文化、紅色文化、精英文化的多重影響,形成了色彩斑斓的情感表達。既是民間的,又是主流的。其中,代表性的歌手是劉改魚(1939年生)、石占明(1973年生)、劉紅權(1969年生),各有特色,呈現了開花調的豐富性。劉紅慶多年研究開花調,其《親圪蛋——唱開花調的人們》(齊魯書社2008年出版)由著名音樂學家翻譯成英文,發表在《音樂中國》期刊上,是研究左權開花調流變的很重要的著作。  

 


山西·太原·小店區太榆路339号 音樂舞蹈綜合樓二層  
Tel:0351-2051182
Email:sxnuyyxy@163.com

Baidu
sogou